警惕
伊朗和
利比亚
石油进入市场。
最近几周,大量伊朗
原油涌入
亚洲,挤压了其他
国家的进口量,这可能会使OPEC+在收紧
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方面面临更多困难。
据
交易商和分析师估计,伊朗对亚洲的销售量高达近100万桶/日。
交易商表示,这影响了挪威、安哥拉和巴西等国青睐的等级原油的销售,导致现货市场异常低迷。
数据情报公司Kpler上周表示,本月亚洲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将达到日均85.6万桶,创下过去两年来的新高。
交战双方在2020年中达成停火协议并停止战斗后,石油产量几乎从零增长到快速增长。
利比亚目前的原油
日产量超过130万桶,超过了一些
欧佩克成员国。
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董事长穆斯塔法-萨纳拉上周对彭博电视表示,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1年底将日产量提高到145万桶,两年内提高到160万桶。
四年内增加到210万桶。
两国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,引起了欧佩克的
高度关注,欧佩克希望维持原油供应紧张,以支撑油价。
未来,这两个国家的动态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。
央行调统司原司长盛松成此前表示,当前中国经济
恢复基础尚不牢固,收紧
货币政策不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。
比如在经济增长方面,去年全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
贡献率创历史新高,达到94.1%;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-22%,是历史最低点;净出口的贡献率达到28%,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的最高纪录,均表明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。
一位地方钢铁企业业务主管向记者表示,3月采掘工业
价格与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增速之所以较大,还受到国家推进
碳达峰
碳中和战略的影响。
一些资源大省为了早日落实碳中和碳达峰政策,对当地钢铁等能源企业启动限产限电措施,导致原材料产能有所下滑,助推
大宗商品价格同步走高。
但随着越来越多能源企业引入环保技术恢复开采生产,大宗商品价格会因供给增加而出现
回落。
记者多方了解到,目前国内相关部门之所以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,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剧烈
波动,可能会对金融市场稳定与实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冲击。
具体而言,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可能会带来
库存周期混乱。
当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,很多企业在补库存和去库存之间犹豫不决,令库存周期出现不稳定,加剧国家经济运行波动率同时,也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带来新的操作难度。
众所周知,全球范围的负
收益率
债券数量开始在2014年大幅增加,然后在2016年激增。
10年期的
德国
国债收益率就是典型的负收益率债券,从2019年5月开始,该收益率已经跌破零。
但是它从-0.9%的低点爬升至最近的-0.14%,接近临界点。
30年德国国债也是,几乎在过去
的一整年里,30年期的德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负收益率水平,但是现在已经来到
了0.42%的位置。
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量已经从10月份的超过18万亿美元的高点
跌至大约
12万亿美元。
宏源期货:多单
可逢高逐步
减仓昨日WTI原油冲高回落涨1.61%。
昨日
伊朗核协议暂无新进展,晚间十点半左右OPEC+将推进
7月份日增产84.1万桶的计划消息一出,原油高位回落。
我们在5月21日周度原油观察《原油下行空间或有限》认为
布伦特65下方可逢低买入,5月25日
早报认为《6月原油或
积蓄力量向上突破》,昨日早报认为原油有望向上再创新高,昨日夜盘WTI引领率先突破3月8日今年以来的高点,布伦特最高达71.34。
我们认为虽然布伦特可能向上逐步靠近75,但70上方原油生产商利润可观,会逢高逐步加大套保力度,而且伊朗产量一旦释放,可能出现前期油价的快速回落,多单可逢高逐步减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