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,你
一定要有高中数学的学历。
懂得
概率是
短线投资的制胜法宝。
其实,高中水平的概率就是一个好声音。
可能没学过算术
的人都知道这个
小问题。
一个六面骰子从1到6,有三个
偶数和三个
奇数。
偶数算赢,奇数算输。
长线掷骰子,奇数偶数出地的概率约为一半。
短线投资买入后,涨跌幅度一般是一半一半..
短期投资怎么赢?让我赢的时候赚1元,输的时候赚0.5元。
100次中,赢
50次,赚50¥,输50次,赚25¥,最后赚25¥。
这是我
心目中短期投资唯一的赢家。
没有其他好的策略。
所以进场后,要让它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,才能达到目标,如果方向错了,就没有心理考虑留有余地。
鲍威尔此前已经表示,预计未来
几个月随着
美国经济重启,加上供应瓶颈,支出将
激增,这将在今年
推高价格,但不会导致可能构成通胀的物价上升,美联储远未接近削弱经济支持的情况。
澳洲
国民银行(NAB)
策略师TapasStrickland在客户报告中写道:“近期前景的
关键是,收益率是否将继续在这些水平附近盘整,或是进一步
上涨,而这将
支撑美元。
市场
主题仍是疫苗接种迅速推进支撑美国经济迅速反弹。
”
全球通胀
预期持续攀升。
上周公布的美国CPI和PPI大超预期,且上行趋势大概率将在下半年延续。
在这一环境中,究竟谁是赢家和输家?近期国际投行
摩根士丹利发表了题为“聚焦通胀环境下的定价权和其他动能变化”的报告(PricingPowerinFocusAmidInflationaryEnvironmentandOtherShiftingDynamics),其中提及,
中国的核心通胀将继续上升,首先是由外部需求激增和国内工业活动强劲所驱动,然后则是由于服务业重启和国内消费的进一步复苏。
摩根士丹利认为,在这一环境下,我们需要寻找定价能力更强的行业和个股。
从历史上看,无论是中国在岸还是离岸股市,在“再通胀”阶段,利润率都是关键的驱动因素。
全球通胀预期继续攀升 5月12日晚间公布的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4.2%,刷新2008年9月以来的高点,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3%。
不同于美联储之前多次提及通胀只是“暂时现象”(traitory),
月率读数让“
基数效应”的借口站不住脚——整体CPI月率上涨0.8%,预期值为0.2%;核心CPI月率为0.9%,预期值0.3%。
当日华尔街应声大跌。
13日晚间发布的美国4月PPI也超出预期,同比增长6.2%,预期5.8%,创下2010年开始跟踪该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,其中核心PPI同比增长4.1%,预期3.8%。
PPI跟踪生产端成本的变化,供应紧缺和经济复苏推动了
大宗商品价格飙升,劳动力成本也开始回升。
这对企业的利润率将造成不利影响。
就中国而言,4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双双走高,其中PPI同比上涨6.8%,飙升至3年半高位。
虽然CPI略逊于预期,但若剔除猪价,从非食品价格涨幅来看,涨价在明显传导。
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称,除了基数效应导致4月与
石油相关的PPI同比上升54.8%(3月为18.8%)外,非石油的大宗商品涨价带来PPI的连续增长仍是主要驱动力,尤其是煤炭和钢铁,这缘于全球经济刺激,以及中国持续的脱碳减产行动。
由于全球需求复苏和广泛的供应瓶颈,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,各大机构的共识是PPI仍将大幅上涨。
摩根士丹利预计,PPI同比将在5~6月达到8%的峰值,然后在下半年逐渐下降,均值可能在4%。
究竟涨价会持续多久?目前答案很可能是未知的,但以往几次的衰退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。
首先需要观察的是大宗商品价格,最近的价格上涨主要由大宗商品驱动。
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团队预计,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在2021年之后才会开始下行,而2022年年底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仍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水平。
报告还提及,新冠肺炎时期的中国刺激政策已经退出,导致股市流动性明显收紧,加上各界对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的担忧,市场波动加剧。
摩根士丹利经济研究团队估计,广义信贷增速在今年前3个月下降了1个百分点,这种紧缩预计将在今年剩余的时间持续。